本文共 73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在Linux系统的/dev目录中,可见大量设备文件,这些设备文件根据其功能又可分为字符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。
字符设备文件的特点是以字符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,一次传送一个字符。常见的字符设备文件包括打印机(<code> delightful )、终端设备(TTY)、绘图仪以及磁带设备等。字符设备文件有时也被称为“raw”设备文件,这类文件通常不需要额外的日志或缓存机制来进行数据操作,传输速度较高。
而块设备文件则以数据块为基本单位进行存储和访问。磁盘作为最常见的块设备,其工作方式是通过将数据缓存到内存中的buffer中,再进行读写操作。这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磁盘的I/O性能,避免了直接与物理磁盘进行交互,从而达到提升操作效率的目的。
MBR(Master Boot Record),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分区列表,位于硬盘的0柱面、0磁头、1扇区(主引导扇区)。这个扇区共512字节,其中包含三个部分:主引导程序(446字节)、硬盘分区表(64字节,记载分区信息)以及硬盘有效标志(2字节,固定为55AA)。主引导程序负责加载操作系统或其它必要的系统程序,分区表用来记录硬盘的各个分区的大小和位置信息,硬盘有效标志用于标识硬盘是否支持MBR格式。
GPT(GUID Partition Table),即GUID分区表,是一种新型的硬盘分区管理方式,与传统的MBR比起来具有显著的优势。GPT采用了基于UUID的分区标识方式,支持大容量的硬盘以及多磁盘的无缝连接。尽管GPT的引言使得传统的分区表变得过时,但由于某些系统仍依赖于MBR格式,两者仍处于并存状态。随着时间推移,GPT逐渐成为主流的分区管理方案。
转载地址:http://chwfk.baihongyu.com/